| 
     
      
       | 序號 | 成果類型 | 發明專利名稱 | 授權/申請專利號 | 發明人(名次) |   授權/申請時間 |  
       | 1 | 授權實用新型 | 一種SMR靶球和普通基座的連接裝置 | 201320684867.4 | 姚連璧(1),孫海麗(2),孫盼盼(3),朱理想(4),姚文馳(5),周冰(6),徐恒立(7) | 2014.5.21 |  
       | 2 | 授權發明專利 | 箱涵頂進置換管幕頂推進過程自動測量方法及裝置 | 201110056557.3 | 潘國榮(1),宋蘊璞(2),李懷鋒(3),張鵬(4) | 2014.6.25 |  
       | 3 | 授權發明專利 | 一種多源空間數據合并的沖突位移處理方法 | 201010148256.9 | 童小華(1),陳鵬(2),謝歡(3) | 2014.9.17 |  
       | 4 | 授權發明專利 | 一種遺傳算法改進神經網絡遙感分類處理方法 | 201010146735.7 | 童小華(1),張學(2) | 2014.10.22 |  
       | 5 | 申請發明專利 | 基于激光跟蹤儀的軌道靜態平順性測量與分析方法 | 201410582419.2 | 姚連璧(1),孫海麗(學)(2),徐恒立(學)(3),汪志飛(學)(4),李亞云(學)(5),王璇(學)(6) | 2014.10.27 |  
       | 6 | 申請發明專利 | 一種基于抽樣最大核密度穩健模型的離散點云擬合方法 | 201410525469.7 | 童小華(1),徐聿升(學)(2),葉真(學)(3),劉世杰(4) | 2014.10.8 |  
       | 7 | 申請發明專利 | 一種基于點云的交通安全道路特征圖成圖方法 | 201410509688.6 | 吳杭彬(1),劉春(2),姚連璧(3),姚文馳(學)(4),劉程(學)(6),(5),李正寧(學)(7),張書航(學)(8),汪志飛(學)(9),李茂(學)(10) | 2014.9.28 |  
       | 8 | 申請發明專利 | 一種多頻GNSS觀測值隨機特性建模方法 | 201410310623.9 | 李博峰(1),沈云中(2),樓立志(3) | 2014.7.1 |  
       | 9 | 申請發明專利 | 一種對流層長距離亞厘米級實時動態衛星導航定位方法 | 201410310617.3 | 李博峰(1),樓立志(2),沈云中(3),王儷霏(4) | 2014.7.1 |  
       | 10 | 申請發明專利 | 一種基于先驗誤差分解定權的工業測量擬合方法 | 201410253961.3 | 潘國榮(1) | 2014.6.9 |  
       | 11 | 申請發明專利 | 基于全站儀的地鐵隧道變形自動監測方法及裝置 | 201410253949.2 | 潘國榮(1) | 2014.6.9 |  
       | 12 | 申請發明專利 | 一種面向基礎地理信息異常數據的挖掘方法 | 201410236076.4 | 喬剛(2) | 2014.5.30 |  
       | 13 | 申請發明專利 | 一種基于穩健平面擬合的相位相關亞像素匹配方法 | 201410051994.X | 童小華(1) | 2014.2.14 |  
       | 14 | 申請發明專利 | 一種SVD-RANSAC亞像素相位相關匹配方法 | 201410051603.4 | 童小華(1) | 2014.2.14 |  
       | 15 | 申請發明專利 | 基于最大核密度估計的相位相關亞像素匹配方法 | 201410051992.0 | 童小華(1) | 2014.2.14 |  
       | 16 | 申請發明專利 | 一種基于成像傳感器視差的衛星姿態顫振探測方法 | 201410051078.6 | 童小華(1),徐聿升(2),葉真(3),劉世杰(4),李凌云(5),李天鵬(6),王鳳香(7) | 2014.2.14 |  
       | 17 | 申請發明專利 | 一種考慮衛星顫振的嚴格成像模型和定位方法 | 201410050338.8 | 童小華(1) | 2014.2.13 |  
       | 18 | 申請發明專利 | 一種基于全色影像的衛星顫振探測與補償方法 | 201410050336.9 | 童小華(1),李凌云(2),劉世杰(3),金雁敏(4),徐聿升(5),葉真(6),洪中華(7) | 2014.2.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