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測繪工程專業培養方案(2021版)
一、專業歷史沿革
同濟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科是國家一流學科,測繪工程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同濟大學測繪學科歷史悠久,是我國民用測繪高等教育的發祥地。夏堅白院士(同濟大學第17任校長)、葉雪安教授、王之卓院士、陳永齡院士、方俊院士等測繪界先驅曾在同濟大學測量系任教,寧津生院士、許厚澤院士、張祖勛院士、史惠順教授等是測繪界的同濟大學杰出校友。
1932年同濟大學工近20期六合彩結果 高等測量系正式成立,是當時國立大學中唯一的測量系,1933年開始招收測量專業本科生。1949年6月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同濟大學,測量系開始了新的發展歷程,經過1952年和1954年兩次調整,設有三個本科專業:工程測量、航空攝影測量、天文測量。1956年同濟大學測量系調整至武漢測量制圖近20期六合彩結果 ;此后,測量系建制縮編為路橋系測量教研室;1958年恢復招收工程測量專業本科生。
1981年5月同濟大學恢復成立測量系,1983年獲工程測量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獲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業二級學科博士點;同年劃歸土木工程近20期六合彩結果 ,全稱為同濟大學土木工程近20期六合彩結果 測量與國土信息工程系;1999年測量工程專業更名為測繪工程專業。2003年獲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同年獲準設立測繪科學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2007年大地測量學與測繪工程獲國家重點學科。
2012年測繪科學與技術入選上海市一流學科建設計劃,同年5月成立近20期六合彩結果 近20期六合彩結果 ;2017年測繪科學與技術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是測繪類全國兩個雙一流學科之一;2019年測繪工程專業入選“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同濟大學是上海市唯一設有測繪工程專業的高校,其測繪學科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現設測繪工程本科專業,每年招收80余名學生。
二、學制與授予學位
四年制本科。本專業所授學位為工學學士。
三、基本學分要求
| 課程性質 | 類型 | 學分 | 比例 | 
| 通識課程 | 通識必修課 | 36 | 22.4% | 
| 通識選修課 | 8 | 5.0% | |
| 大類基礎課程 | 23.5 | 14.6% | |
| 專業課程 | 專業基礎課 | 41 | 25.5% | 
| 專業必修課 | 11 | 6.8% | |
| 專業選修課 | 10 | 6.2% | |
| 實踐環節 | 29.5 | 18.3% | |
| 個性課程 | 2 | 1.2% | |
| 合計畢業學分 | 161 | 100.0% | 
四、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夠服務新型城鎮化建設、衛星導航、深空探測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卓越測繪人才,能在國家基礎測繪、國土、城市、土木、水利、交通、環境、地質、海洋、軍事等領域從事測繪地理信息方面的生產、開發、科研和管理工作,并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和較強的領導意識、創新能力和終生學習能力。畢業后經過5年左右的實際工作和鍛煉,能夠成為測繪地理信息相關領域的卓越人才,達成以下目標:
1.工作能力:具備在國家基礎測繪和自然資源調查、城市和工程建設測繪、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衛星定位導航等領域,從事復雜生產、設計、開發、研究、教學及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2.職業道德:能夠在測繪工程實踐中履行測繪工程師的責任,以法律、社會、環境、經濟等系統視角管理和參與多學科項目。
3.溝通能力:能夠就復雜測繪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交流溝通,并能作為負責人領導團隊開展測繪相關領域的工作。
4.國際視野:能夠在多元文化的團隊中工作,并能快速適應國際競爭與合作共存的工作環境。
五、畢業要求
畢業生具有扎實的專業能力、人文社會素養、社會責任感、團隊精神和國際視野,能夠在工程實踐中運用專業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工程問題解決的關鍵環節體現創新能力;掌握資料檢索和文獻信息獲取的綜合性方法,具備通過不斷學習適應社會和技術發展需求的能力。畢業要求體現在以下12個方面,包括37個具體指標:
1.工程知識:能夠綜合運用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和專業理論方法等知識,解決復雜測繪工程問題。
1.1掌握數學、計算機、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等語言工具,并能用于表述復雜測繪工程問題;
1.2針對具體的空天地自然和人工等地理空間對象,能建立數學模型并進行求解;
1.3能夠綜合專業知識和數學模型方法,分析和推演復雜測繪工程問題;
1.4針對復雜測繪工程問題,能夠應用數學、自然和工程的理論方法比較和分析各種可行的解決方案。
2.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自然科學和工程科學的基本原理,識別和表達復雜測繪工程問題,并結合文獻進行分析從而獲得有效結論。
2.1能夠基于數學、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的原理和方法,識別和判斷復雜測繪工程問題中的關鍵環節;
2.2能夠綜合應用基于數學、自然科學、工程科學的原理和方法,正確分析和表達復雜測繪工程問題;
2.3能認識到有多種方案能夠解決同一測繪工程問題,能夠通過查詢文獻、檢索資料和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方式,探尋并建立不同的解決方案;
2.4能運用基本原理并借助文獻研究,分析測繪遙感和地理信息過程的影響因素,進行歸納并提煉有效結論。
3.設計和開發解決方案:針對復雜測繪工程問題,能夠設計合理的解決方案,包括滿足特定需求的數據采集方案、技術流程、應用系統等,并能夠在設計環節中體現創新意識,并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環境等影響因素。
3.1掌握各類復雜測繪工程的項目設計、產品開發全流程和全周期的基本技術方法,了解影響設計目標和技術方案的各種因素;
3.2根據復雜測繪工程的特定需求,能夠有效制定技術方案和實施計劃,正確解決問題;
3.3能夠將測繪新技術和方法運用于方案設計,并體現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
3.4掌握測繪相關技術規程和規范,能夠在測繪產品和方案設計中考慮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和環境等制約因素。
4.研究: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來研究復雜測繪工程問題,包括實驗設計、數據采集、數據處理、模型建立、數據分析等全過程,通過分析、解釋與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并應用于測繪工程實踐。
4.1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通過文獻研究等相關方法,調研和分析復雜測繪工程問題的解決方案;
4.2能夠根據地球自然和人工對象的特征,選擇合理的研究路線,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
4.3能夠根據實驗方案構建實驗系統,并安全地開展實驗,正確地采集測繪實驗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有效處理、建模和分析;
4.4能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解釋與信息綜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結論,并應用于測繪工程實踐。
5.使用現代工具:能夠針對復雜的測繪地理信息問題,選擇、開發和使用恰當的技術、空間信息資源、現代測繪儀器和信息技術工具,對復雜測繪工程問題進行模擬和預測,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和適用范圍。
5.1了解測繪工程專業常用的現代測繪儀器、信息技術工具、測繪工程軟件系統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和適用范圍;
5.2能夠選擇和使用恰當的測繪儀器、空間信息資源、測繪工程軟件和專業模擬軟件,對復雜工程問題進行分析、設計與計算;
5.3能夠針對具體的對象,選用或開發滿足特定需求的現代測繪和信息技術等軟硬件工具,模擬和預測專業問題及地理空間現象,并能夠分析其局限性和適用范圍。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工程背景知識進行合理分析,評價測繪工程實踐和復雜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的影響,并能夠理解應該承擔的責任。
6.1了解測繪行業的技術標準體系、知識產權、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理解不同社會文化對測繪工程活動的影響;
6.2能分析和評價測繪工程實踐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響,以及這些因素對項目實施的影響,能認識到測繪成果對國家安全、領土完整的重要性,并能夠理解應該承擔的責任。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針對復雜測繪工程問題,能夠理解和評價工程實踐對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7.1了解并掌握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內涵;
7.2能夠站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思考測繪工程實踐的可持續性,評價產品運行周期可能對人類和環境造成的隱患和損害。
8.職業規范:具有人文社會素養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在測繪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倫理要求、隱私保護政策、敏感位置保密規定、職業道德規范,履行測繪工程師的責任。
8.1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了解中國國情并能夠為測繪工程相關的國家戰略服務;
8.2理解誠實公正、誠信守則的工程職業道德和規范,在測繪工程實踐中遵守工程倫理要求、隱私保護政策、敏感位置保密規定、職業道德規范,并能在工程實踐中自覺遵守;
8.3理解測繪工程師對公眾安全、健康和福祉,以及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能夠在測繪工程實踐中自覺履行責任。
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
9.1具有合作精神和國際視野,能與其他學科的成員有效溝通、合作共事;
9.2具有獨立工作能力和合作共事精神,能夠在團隊中獨立或合作開展工作;
9.3能夠作為負責人組織、協調和指揮團隊開展工作。
10.溝通:能夠就復雜測繪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社會公眾等進行有效交流溝通,包括設計文稿、撰寫報告、陳述發言、清晰表達和回應指令,并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0.1能針對測繪工程的專業問題,以口頭、文稿、圖表等方式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回應質疑,理解與業界同行和社會公眾交流的差異性;
10.2了解測繪專業領域的國際發展趨勢、研究熱點,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異性和多樣性;
10.3具備跨文化交流的語言和書面表達能力,能就測繪工程的專業問題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基本的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測繪工程管理的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并能在多學科環境中應用。
11.1掌握測繪工程項目中涉及的管理與經濟決策方法;
11.2了解測繪工程和產品的全周期、全流程成本構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程管理與經濟決策問題;
11.3能在實際或模擬的多學科環境下,在設計開發測繪解決方案的過程中,運用工程管理與經濟決策方法。
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能夠根據需要選用適當的學習方法獲取、學習、理解和應用新知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12.1能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認識到自主和終身學習的必要性;
12.2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包括對測繪技術問題的理解能力,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等。
六、主干學科
測繪科學與技術。
七、課程體系知識結構圖
見附表一。
八、核心課程
地球空間信息概論、數字地形測量學、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大地測量基礎、攝影測量基礎、遙感原理與應用、地理信息系統、衛星導航定位原理與應用等。
九、教學安排一覽表
見附表二。
十、有關說明
1、專業選修課:需修滿10學分,在同一模塊內至少選修6學分(共3個模塊:“空間大地測量與衛星導航定位”、“攝影測量遙感與計算機視覺”、“地理信息系統與位置服務”),再在其他模塊選修4學分。
2、通識選修課:
(1)至少修滿8個通識選修課學分,建議在低年級完成修讀;
(2)至少選修1門精品類通識選修課(精品類通識選修課包括校級核心通識課程、同濟烙印課程、長青系列課程、交叉融通課程、校級精品通識課程),建議在一年級完成(在8個通識選修課學分修滿之前,每個學生每個模塊最多選修兩門課程);
(3)必須修讀1學分的在線美育通識課程(《大學美育》(課號:002140))及1門線下美育類實踐通識課程(美育類實踐課程可通過選讀、認定多種途徑完成);
(4)必須修讀2學分創新創業通識選修課程。學生除在創新創業通識選修課程庫中選修外,還可通過申請校級《創新創業實踐》課程認定和近20期六合彩結果 《創新創業能力拓展項目》課程認定取得學分,具體實施細則參考學校相關管理辦法及近20期六合彩結果 實施細則;
(5)必須修讀《570061:地球空間信息概論》(長青系列)課程。
3、全英語課程:至少選修2門全英語課程,開設的全英語課程包括: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原理與應用、衛星導航定位原理與應用、地理信息科學前沿、衛星大地測量與導航進展、攝影測量與遙感進展。
4、科技報告會:選聽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報告會至少4次。
附表一
| 學期類別 | 第一學期 | 第二學期 | 第三學期 | 第四學期 | 第五學期 | 第六學期 | 第七學期 | 第八學期 | |
| 思政課 | 形勢與政策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 |||||||
| 軍事理論思想道德與法治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
| 體育課 | 體育 | ||||||||
| 英語課 | 大學英語 | ||||||||
| 計算機課 |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實驗 | ||||||||
| 數學課 | 高等數學(B)上 線性代數 | 高等數學(B)下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
| 物理課 | 物理實驗(上) | 普通物理(B)上 物理實驗(下) | 普通物理(B)下 | ||||||
| 專業基礎課 | 專業導論(信息類) | 電路理論 | 地球科學概論 數據結構 工程力學B 數字地形測量學1 | 數字地形測量學2 測繪編程實踐 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 地理信息系統 數字圖像處理 | 數據通訊技術 攝影測量基礎 大地測量基礎 遙感原理與應用 | 衛星導航定位原理與應用 | |||
| 專業必修課 | 數值方法與計算機算法 | 地圖制圖基礎 空間數據庫原理與應用 | 現代工程測量 | 3S技術集成與應用 | |||||
| 專業選修課模塊 | 空間大地測量與衛星導航定位 | 天文測量基礎 | 現代測量數據處理方法 | 空間大地測量 | 變形監測方法與新技術 工業測量 地球形狀與外部重力場 衛星大地測量與導航進展 | ||||
| 攝影測量遙感與計算機視覺 | 遙感圖像分析與機器學習 | 城市遙感 數字攝影測量 SLAM原理與應用 新型遙感器導論 | 攝影測量與遙感進展 | ||||||
| 地理信息系統與位置服務 | 計算機圖形學 | GIS數據處理與空間分析 地學計算概論 | 位置服務技術與應用 云端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科學前沿 | ||||||
| 任選模塊 | 測繪CAD制圖 | 自然地理學 | 地理時空信息大數據 土地法與測繪法 土地經濟學 低空無人智能測繪 GIS程序設計與應用開發 | 不動產測量與管理 計算機視覺 3S項目管理 控制網平差程序設計 | InSAR原理與應用 激光遙感 地統計學 | ||||
附表二
測繪工程專業四年制教學安排一覽表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考 試 / 查 | 學 分 | 學 時 / 周 數 | 上 機 時 數 | 實 驗 時 數 | 各學期周學時分配/周數分配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
| 一、通識教育課程 | ||||||||||||||||
| 通識必修課(必修36學分) | ||||||||||||||||
| 540099-102 | 形勢與政策 | 查 | 2.0 | 68 | 1 | 1 | 1 | 1 | ||||||||
| 360029 | 軍事理論 | 查 | 2.0 | 36 | 2 | |||||||||||
| 540112 | 思想道德與法治 | 試 | 3.0 | 51 | 3 | |||||||||||
| 540039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試 | 3.0 | 51 | 3 | |||||||||||
| 540111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試 | 3.0 | 51 | 3 | |||||||||||
| 540041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試 | 5.0 | 85 | 5 | |||||||||||
| 540107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 查 | 2.0 | 34 | 2 | |||||||||||
| 100692 |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 試 | 3.0 | 51 | 3 | |||||||||||
| 360002 | 軍訓 | 查 | 2.0 | 2周 | 暑期 | |||||||||||
| 320001-6 | 體育 | 查 | 5.0 | 204 | 2 | 2 | 2 | 2 | 2 | 2 | ||||||
| 英語 | 試 | 6.0 | 102 | 2 | 2 | 2 | ||||||||||
| 通識選修課(必修8學分) | ||||||||||||||||
| 二、大類基礎課程(必修23.5學分) | ||||||||||||||||
| 122004 | 高等數學(B)上 | 試 | 5.0 | 85 | 5 | |||||||||||
| 122005 | 高等數學(B)下 | 試 | 5.0 | 85 | 5 | |||||||||||
| 122200 | 線性代數 | 試 | 3.0 | 51 | 3 | |||||||||||
| 580006 | 物理實驗(上) | 查 | 0.5 | 17 | 17 | 1 | ||||||||||
| 580007 | 物理實驗(下) | 查 | 1.0 | 34 | 34 | 2 | ||||||||||
| 124003 | 普通物理(B)上 | 試 | 3.0 | 51 | 3 | |||||||||||
| 124004 | 普通物理(B)下 | 試 | 3.0 | 51 | 3 | |||||||||||
| 122011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試 | 3.0 | 51 | 3 | |||||||||||
| 三、專業課程 | ||||||||||||||||
| 專業基礎課(必修41學分) | ||||||||||||||||
| 300009 | 專業導論(信息類) | 查 | 2.0 | 34 | 2 | |||||||||||
| 102204 | 電路理論 | 試 | 4.0 | 68 | 4 | |||||||||||
| 570005 | 地球科學概論 | 查 | 1.0 | 17 | 1 | |||||||||||
| 570063 | 數據結構 | 查 | 2.0 | 34 | 9 | 2 | ||||||||||
| 450165 | 工程力學B | 試 | 3.0 | 51 | 6 | 3 | ||||||||||
| 570048 | 數字地形測量學1 | 試 | 2.0 | 34 | 10 | 2 | ||||||||||
| 570065 | 數字地形測量學2 | 試 | 2.0 | 34 | 10 | 2 | ||||||||||
| 570049 | 測繪編程實踐 | 查 | 2.0 | 34 | 17 | 2 | ||||||||||
| 030125 | 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 | 試 | 4.0 | 68 | 4 | |||||||||||
| 570001 | 地理信息系統 (中文/全英語) | 試 | 3.0 | 51 | 3 | |||||||||||
| 570004 | 數字圖像處理 | 查 | 2.0 | 34 | 2 | |||||||||||
| 570014 | 數據通訊技術 | 查 | 2.0 | 34 | 12 | 2 | ||||||||||
| 570029 | 攝影測量基礎(雙語) | 查 | 3.0 | 51 | 3 | 3 | ||||||||||
| 030348 | 大地測量基礎 | 試 | 3.0 | 51 | 3 | |||||||||||
| 570066 | 遙感原理與應用 (中文/全英語) | 試 | 3.0 | 51 | 17 | 3 | ||||||||||
| 570002 | 衛星導航定位原理與應用(全英語) | 試 | 3.0 | 51 | 18 | 3 | ||||||||||
| 專業必修課(必修11學分) | ||||||||||||||||
| 122015 | 數值方法與計算機算法 | 試 | 2.0 | 34 | 34 | 2 | ||||||||||
| 030345 | 地圖制圖基礎 | 查 | 2.0 | 34 | 8 | 2 | ||||||||||
| 570064 | 空間數據庫原理與應用 | 查 | 3.0 | 51 | 12 | 3 | ||||||||||
| 570067 | 現代工程測量 | 試 | 2.0 | 34 | 8 | 2 | ||||||||||
| 570052 | 3S技術集成與應用 | 查 | 2.0 | 34 | 2 | |||||||||||
| 專業選修課(選修10學分) | ||||||||||||||||
| 空間大地測量與衛星導航定位 | ||||||||||||||||
| 570070 | 天文測量基礎 | 查 | 1.0 | 17 | 4 | 1 | ||||||||||
| 570069 | 現代測量數據處理方法* | 查 | 2.0 | 34 | 2 | |||||||||||
| 030359 | 空間大地測量 | 查 | 2.0 | 34 | 2 | |||||||||||
| 570038 | 工業測量 | 查 | 1.0 | 17 | 4 | 1 | ||||||||||
| 035086 | 地球形狀與外部重力場 | 查 | 2.0 | 34 | 4 | 2 | ||||||||||
| 570068 | 變形監測方法與新技術 | 查 | 1.0 | 17 | 1 | |||||||||||
| 570085 | 衛星大地測量與導航進展(前沿類全英語) | 查 | 1.0 | 17 | 2 | 1 | ||||||||||
| 攝影測量遙感與計算機視覺 | ||||||||||||||||
| 570071 | 遙感圖像分析與機器學習 | 查 | 2.0 | 34 | 10 | 2 | ||||||||||
| 030358 | 城市遙感 | 查 | 2.0 | 34 | 2 | |||||||||||
| 030363 | 數字攝影測量* | 查 | 2.0 | 34 | 4 | 2 | ||||||||||
| 570072 | SLAM原理與應用 | 查 | 2.0 | 34 | 6 | 2 | ||||||||||
| 570039 | 新型遙感器導論 | 查 | 2.0 | 34 | 7 | 2 | ||||||||||
| 570041 | 攝影測量與遙感進展(前沿類全英語) | 查 | 1.0 | 17 | 1 | |||||||||||
| 地理信息系統與位置服務 | ||||||||||||||||
| 030353 | 計算機圖形學 | 查 | 2.0 | 34 | 17 | 2 | ||||||||||
| 030361 | 地學計算概論 | 查 | 2.0 | 34 | 2 | |||||||||||
| 570073 | GIS數據處理與空間分析* | 查 | 3.0 | 51 | 3 | |||||||||||
| 570010 | 位置服務技術與應用 | 查 | 2.0 | 34 | 2 | |||||||||||
| 570074 | 云端地理信息系統 | 查 | 2.0 | 34 | 12 | 2 | ||||||||||
| 570075 | 地理信息科學前沿(前沿類全英語) | 查 | 1.0 | 17 | 1 | |||||||||||
| 任選模塊 | ||||||||||||||||
| 570076 | 測繪CAD制圖 | 查 | 2.0 | 34 | 17 | 2 | ||||||||||
| 030355 | 自然地理學 | 查 | 2.0 | 34 | 2 | |||||||||||
| 570077 | 地理時空信息大數據 | 查 | 2.0 | 34 | 8 | 2 | ||||||||||
| 570056 | 土地法與測繪法 | 查 | 2.0 | 34 | 2 | |||||||||||
| 035078 | 土地經濟學 | 查 | 2.0 | 34 | 2 | |||||||||||
| 570078 | 低空無人智能測繪 | 查 | 1.0 | 17 | 4 | 1 | ||||||||||
| 570035 | GIS程序設計與應用開發 | 查 | 2.0 | 34 | 8 | 2 | ||||||||||
| 570079 | 不動產測量與管理 | 查 | 2.0 | 34 | 8 | 2 | ||||||||||
| 030357 | 3S項目管理 | 查 | 2.0 | 34 | 2 | |||||||||||
| 030296 | 控制網平差程序設計 | 查 | 2.0 | 34 | 4 | 2 | ||||||||||
| 570083 | 計算機視覺 | 查 | 2.0 | 34 | 17 | 2 | ||||||||||
| 570080 | InSAR原理與應用 | 查 | 2.0 | 34 | 2 | |||||||||||
| 570081 | 激光遙感 | 查 | 2.0 | 34 | 2 | |||||||||||
| 570082 | 地統計學 | 查 | 2.0 | 34 | 2 | |||||||||||
| 實踐環節(必修29.5學分) | ||||||||||||||||
| 100717 |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實驗 | 查 | 1.0 | 34 | 2 | |||||||||||
| 002137 | 社會實踐 | 查 | 0 | 32 | 2 | |||||||||||
| 570042 | 測量實習 | 查 | 3.5 | 3.5周 | 暑期 | |||||||||||
| 570019 | 大地測量實習 | 查 | 3.0 | 3周 | 暑期 | |||||||||||
| 035026 | 工程測量實習 | 查 | 2.0 | 2周 | 暑期 | |||||||||||
| 030382 | 攝影測量實習 | 查 | 2.0 | 34 | 2 | |||||||||||
| 030240 | GIS課程設計 | 查 | 2.0 | 34 | 2 | |||||||||||
| 570000 | 畢業設計 | 查 | 16.0 | 16周 | 16周 | |||||||||||
| 四、個性課程(修滿2學分) | ||||||||||||||||
| 101032 | 人工智能概論 | 查 | 2.0 | 34 | 2 | |||||||||||
| 020241 | 城鄉規劃原理(B) | 試 | 2.0 | 34 | 2 | |||||||||||
說明:本培養方案中,帶*號的課程為模塊內必選(例:如果選擇“空間大地測量與衛星導航定位”作為主修模塊,《現代測量數據處理方法》則為必選,而對其他兩個帶*的課程不做要求),獨立的實踐環節共29.5學分,另有290個實驗學時(約合17學分)排在理論教學中,因此工程實踐與畢業設計(論文)共占總學分的29.1%。